最近对打标签这件事儿挺感兴趣的,因为几天前被一个陌生人打了个“中央空调”的标签。

事情经过挺简单,去一个实验室找同学,被她实验室一个女生看到了。这之后,我同学(一天真烂漫直女)来和我说,这女孩儿说我挺高挺萌的(这评价应该不错?,被夸“呆萌”不是第一次了),同学表示我对人还很好,女孩儿回道:“是暖男吧?”同学答:“恩恩,对大家都很好!”“不会是中央空调吧?”

看到没,一段简单的对话之中,我连续被一个陌生人打了两个标签,分别是“暖男”,“中央空调”。若说褒贬的话,大家都愿意接受“暖男”这个标签,毕竟“中央空调”不是谁都愿意当的(百科对“中央空调”的定义是:和很多女性暧昧的男性)。我听到这样讲自然是很生气的,一个素昧平生的人,给你打上这样的标签,莫名其妙。且不论我是不是这样的人,一面之词就可以将我这个人定性了,可以说是既简单粗暴有毫无道理。

但是,当我反思,推敲这个陌生人在评价我的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时,又觉得很多人其实都或多或少有做过如此愚蠢的事儿,甚至包括我自己。在这个网络流行词泛滥的年代,如此新颖又颇具“智慧”,凝结了作者“创造力”的精辟词汇,不断地涌现。这种词语往往“幽默又不失风趣”,戏谑感十足。我印象中最能脱口而出的词汇,像“屌丝”、“高富帅”、“矮矬穷”、“绿茶婊”、“学霸”等等很多,包括“中央空调”这种高科技名词。当然,还有很多定义性标签语言,并没有这么生动有趣,但他们依旧高效的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嘴中。这些标签好像能自动给人分类似的,将全人类商品化,摆在社会这个大市场上“售卖”。

的确,标签化的语言,一旦运用在人的身上,能够很快的让我们“认识”周围的人,快速区分。我有时候觉得这样一个过程,甚至于特别的像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,而人类就像是打上标签的结构化数据,易于学习。这样当我们新认识了一个人,只需观察其某些特征,就可以快速将其分类到某个标签下,既冷漠又高效。在这场由人类作为样本参与到的大规模神经网络学习中,我们高达60亿的“多样性”,竟然可以由这些标签如此“高效”的区分。我曾经是一个极其头脑简单的快速分类器,也被父母教导如何去对待身边的人,这种标签策略甚至可以简单到只用好坏就可以辨别,就像很多学校对待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态度一样。当然,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头脑似乎没变聪明多少,但是我自觉自己可以感受到的维度会变多了很多。那些曾经被定义为好人也许现在看来还是好人,但是我从中能看到的也许不只有“好”这么简单的字眼。曾经认为的“坏人”,在我眼前,可能变得更立体了,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,可恨之人可究其可恨之因。

标签化表面上最受伤的是被标签化的对象,其实不然,打出标签的人,往往才是付出最沉重代价的。标签化的代价,是你可能会丧失一个了解另一个世界机会,甚至于让自己变得愚蠢。当你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时候,你一定要一层层地去掉他身上的所有标签,这些标签可能是你贴的,也有可能是别人贴的,但是如果你真正在乎他(她)的话,一定要去了解最本真的他(她),那是独一无二的他(她),那是他(她)生而为人,最宝贵的东西。

在这个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,只有机器人才做分类的事情,我们人类做的,是创造性的事情!